新聞中心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院內新聞詳細

我院新生兒外科開展胸腔鏡下食道閉鎖手術

發布時間:2021-03-16 14:37 本文來源: 系統

前幾日,我院新生兒外科門診來了一名復診的小男孩,孩子名叫小詩瀚,1歲8月,若不是孩子媽媽告知,很難想象此刻活蹦亂跳的小詩瀚曾經歷過食道吻合手術。

時間回到2019年6月,當時小詩瀚出生才3天,因為出現喂奶困難,反復嗆咳、嘔吐的現象,從興義轉運至我院新生兒外科;經過科室醫護人員一系列搶救和完善檢查后,小詩瀚被診斷為食道閉鎖Ⅲ型,此刻的小詩瀚病情危重,需盡早進行手術治療,科室立刻展開討論會,最后確定給小詩瀚進行胸腔鏡下食道閉鎖吻合、食道氣管瘺結扎修補術。

在麻醉科協助下,歷時三個多小時的胸腔鏡手術順利完成。術后小詩瀚轉入NICU監護治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看護下,小詩瀚逐漸恢復,并能夠順利進食,20天后康復出院,小詩瀚的父母終于放下心中大石,連聲感謝科室的醫護人員。

通過復查,小詩瀚上消化道的造影片子通暢、無一點擴張狹窄的食道影像。

1歲8月 1歲8月

先天性食管閉鎖及食管氣管瘺(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由于胚胎期食道氣管發育異常導致食道閉鎖(部分患兒合并食道氣管瘺);患兒不能吞咽唾液,小兒出生后即出現唾液增多,不斷從口腔外溢,頻吐白沫。合并食道氣管瘺患兒吞咽唾液后出現嗆咳。常在第1次喂奶或喂水時,咽下幾口即開始嘔吐,乳汁經喉反流入氣管,引起嗆咳及青紫,甚至窒息,呼吸停止,但在迅速清除嘔吐物后癥狀即消失。此后每次喂奶均有同樣癥狀發生。很易繼發吸入性肺炎,可出現發熱、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如得不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多數病例在3~5天內死亡。

在新生兒期并不罕見,根據國內統計,其發生率為2000~4500個新生兒中有1例,與國外發病率近似(2500~3000個新生兒中有1例)。占消化道發育畸形的第3位,僅次于肛門直腸畸形和先天性巨結腸。男孩發病率略高于女孩。過去患本病小兒多在生后數天內死亡,近年來由于小兒外科的發展,手術治療成功率日見增高。

食道閉鎖分型:

食道閉鎖治療:食道閉鎖唯一治療方案就是在新生兒期盡早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胸腔鏡食道吻合、傳統開胸探查食道吻合、部分患兒一期胃造瘺手術二期行食道吻合術。

胸腔鏡食道閉鎖吻合手術是微創手術,相比傳統開胸手術,手術創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但新生兒胸腔容積小,手術視野小對手術技巧要求相當高,另外新生兒胸腔鏡手術對術中麻醉要求高,不但要控制右肺擴張,也要保持呼吸穩定;術中患兒呼吸受氣胸影響會有波動,需要不斷調整。

我院新生兒外科2018年在剛從香港瑪麗醫院進修學成歸來的虞梅主任帶領下,在原有熟練開展食道閉鎖開胸食道吻合的基礎上,開始開展胸腔鏡下食道吻合術、食道氣管瘺修補術,手術量達平均36例手術/年,通過不斷學習、手術經驗總結,現在能熟練開展胸腔鏡食道吻合手術和食道氣管瘺修補手術,效果良好。胸腔鏡下食道吻合、食道氣管瘺修補手術是新生兒外科手術風險最大、手術難度最大的手術之一,能熟練開展此手術也預示我院新生兒外科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目前我院新生兒外科是貴州省能熟練掌握開展胸腔鏡下食道吻合、食道氣管瘺修補手術的兩家醫院之一,食道閉鎖病人收治量和手術量在省內位居前茅,在國內的專科醫院里食道閉鎖手術量也是比較多的,在醫院實力強勁的麻醉科、新生兒科、消化內科多學科合作下食道閉鎖患兒治療效果和遠期預后能得到明顯改善,我院將繼續努力,為全省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新生兒心胸外科

編輯 賈璐潞 校對 張笑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我院新生兒外科開展胸腔鏡下食道閉鎖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