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的位置: 首頁 健康教育婦幼健康詳細

【健康科普】分娩期如何科學進食?

發布時間:2023-02-17 16:40 本文來源: 宣傳科

 

分娩期如何科學進食?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分娩是每一個母親滿懷期待、但又充滿焦慮的時刻。分娩過程一般持續10-20小時,時間比較長,尤其第二產程需要運用腹壓將胎兒自母體娩出,會消耗大量的體力。 分娩期的科學進食,可保證能量和營養供給,避免產婦因攝入不足,導致產力不足,影響子宮收縮和產程進展,從而減少分娩過程中轉為剖宮產、陰道助產、產后出血等并發癥的風險。《產科快速康復臨床路徑專家共識(2020)》中推薦:產程中鼓勵口服水和食物以滿足其能量需求。那么準媽媽如何進行科學進食呢?
分娩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和第四產程。每一個時期的飲食要點如下:

一、第一產程飲食要點

第一產程一般初產婦需要11-12小時。此階段是補充體能的最佳時期。此時期應該盡量正常進食,鼓勵準媽媽在腹痛間歇期進食,以清淡半流質食物為主,不能太油膩,建議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如雞湯面、雞蛋羹、瘦肉粥、小餛飩、牛奶、酸奶、水果(如蘋果、香蕉、葡萄、瓜類)等。產程中多喝水,溫熱水或常溫水。部分準媽媽只能進食流質,可以喝果汁、碳水化合物飲料等。

 

二、第二產程飲食要點

第二產程是胎兒娩出期,耗時最長可達3-4小時。此期消耗的能量大,但多數產婦不愿進食,也顧不上去咀嚼東西,建議在宮縮間歇期進食高熱量流質,比如果汁、菜湯、藕粉、碳水化合物飲料等,補充體力,幫助胎兒盡快娩出。

三、第三產程飲食要點

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腹痛緩解,此期比較短,一般不超過30分鐘。飲食上可以喝少量溫開水或者飲料。

四、第四產程飲食要點

第四產程為胎盤娩出到產后2小時。此期在產房觀察,是“體力恢復階段”。因為前期的體力消耗大,并且還要為下一輪的母乳喂養做準備,需要及時進行營養補充促進身體恢復。可根據產婦的喜好選擇易消化、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面、粥、小餛飩、雞蛋羹、肉丸、牛奶、酸奶等。

 

在第一產程的后期,尤其第二產程,宮縮更加頻繁,約1-2分鐘1次,每次持續約1分鐘,部分準媽媽因疼痛只能少量進食牛奶、水和果汁飲料等流質飲食,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對于這部分準媽媽,我們可以選擇專為手術和分娩而設計生產的碳水化合物飲料,保證能量的供給,幫助順利分娩。
2018年《口服碳水化合物對硬膜外分娩鎮痛產婦牛奶產程中舒適度的影響》調查中顯示: 分娩過程中口服12.5%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產婦的饑餓程度及疲勞程度,能降低嘔吐發生率,提高分娩過程的舒適度。
我院臨床營養科醫師可為準媽媽們提供個體化的分娩期飲食指導,可提供部分碳水化合物飲料,如術佳能、產佳能等。
臨床營養科開設營養門診,為廣大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營養指導和營養治療,為婦女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讓下一代茁壯成長,讓未來生活更健康。
 

熱忱歡迎準媽媽們前來咨詢就診!

 

營養門診地點:第一門診樓2樓
營養門診時間: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上午8:00-12:00
周三下午13:30-17:00
營養門診電話:0851-85983803
臨床營養科

||我院尊重版權,以上文稿或視頻皆為公益宣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健康科普】分娩期如何科學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