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簡介
- 基本情況
兒童重癥醫學科(PICU)始建于2004年12月。科室面積約900平方米,為獨立搶救病房單元。搶救床單元由最初的9張增加到24張,醫護人員由最初的11名增加至55名。經過16年積極的學科建設,PICU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建設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是目前貴州省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多、人力資源最豐富、收治危重患兒最多的兒童重癥醫學科。收治來自全省各地、州、市、縣的危重患兒,輻射面達400公里。在貴州省內享有良好聲譽,在本地區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 臨床工作
臨床重點工作是在嚴密監護患兒的生命體征基礎上提供高級生命支持,如呼吸支持、循環支持、腎功能的維護、內環境的維護、營養支持、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及鎮痛、鎮靜技術等。主要項目包括:機械通氣、氣道維護和管理、氣道開放技術,脈搏輪廓心排監測(PiCCO2)技術及其他有創、無創血液動力學監測技術、腎功能維護及床旁持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腸內、腸外營養(EN、PN)支持技術;嚴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救治;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及意識障礙、鎮痛鎮靜的監測等。其中對心跳驟停后綜合征、膿毒癥(sepsis)及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各種中毒、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MODS 或MOF)、嚴重燒傷患兒、多發創傷及心臟術后等患兒的監測治療具有極其豐富的臨床救治經驗。PICU開展心肺復蘇術、深靜脈置管術、動脈置管術、氣管插管術、心包穿刺術、骨髓穿刺術、胸腔、腹腔、腰椎、硬膜下穿刺術、胸腔閉式引流術等常規技術,特色技術包括高頻呼吸機治療、血液凈化治療(包括CRRT 、血漿置換、血液灌流等)、ECMO技術救治心肺功能障礙、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技術、亞低溫治療、鎮靜鎮痛治療、骨髓腔輸液治療等。
PICU每年收治危重患兒1300余人次,呼吸機治療380人次、心肺復蘇80余人次,搶救成功率達95%以上,救治省內其他地、州、市、縣等外埠危重患兒占65.8%。
- 科研教學
13年來,承擔省、市級科研項目23項,完成17項。擔任貴州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培養兒科重癥碩士研究生10名,其中4名為我科在職碩士,7名已取得碩士學位,并在國內各三甲醫院就職。接收全省二級、三級醫院醫護人員進修50余名。
作為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貴州省婦幼保健院培訓中心,積極推行心肺復蘇培訓,為全省醫護人員及非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近6000余人次,在省內享有良好聲譽。
- 發表論文及著作
發表論文80余篇,發表在北圖核心以及省級期刊上。主編《貴州省兒童急診與重癥醫學診療常規及臨床操作規程》、參與編撰《重癥醫學與重癥監測學》、《新編兒科疾病臨床指南》、《實用臨床兒科學》、《實用護理技術與臨床應用》等書籍。
- 獲獎
科技獎:獲得貴陽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科技成果轉化獎二等獎1項;貴州省醫學科技獎三等獎1項;貴陽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第六次重癥醫學大會科研論文優秀獎1項。
個人榮譽:2004-2008年度獲“貴陽市中青年科技骨干”稱號;2006年獲貴陽市文明委頒發的“十佳文明醫務工作者”稱號;2009年獲貴陽市委、市政府授予“首批貴陽市市管專家”稱號;2010年貴州省醫療衛生二等功(貴州省人社廳) ;2014年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2014年貴州省人民政府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2015年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個人”;2016年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百優醫生-急診先鋒”、貴陽市衛生健康局2019年全市衛生應急工作先進個人;2020年獲貴州省第三屆“百優護士”;2020年獲貴州醫科大學兒科學院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2020年獲貴州省婦聯、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巾幗建功標兵”等光榮稱號。
集體榮譽:2012年獲貴陽市直機關“百佳三化黨支部”;2015年、2016年兩次獲貴陽市直機關雙諾雙述雙評“十佳優秀案例”;2016年人民日報.生命時報“敬佑生命?2016榮耀醫者”—金牌團隊獎。2017年貴陽市衛生應急技能競賽優秀獎;獲貴陽市衛生健康局2019年全市衛生應急工作先進集體;2019年獲貴州省急救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貴陽市第二屆“臨床醫護人員急救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2020年獲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人文創新團隊;2020年獲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全國醫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賽“全國年度人文百強獎”。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
2010年獲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獲得衛生部、財政部500萬元支持,醫院匹配500萬元,通過幾年的學科建設,醫院先后投入1000余萬元購置搶救儀器和設備,采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癥醫學科合作進行學科建設,擁有北京兒童醫院錢素云教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陸國平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許峰教授三位援黔專家;40余名醫護人員分別赴北京、上海、重慶進行專科進修培養深造,為學科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學科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科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2018年05月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驗收。
- 急診-PICU一體化建設
2014年3月,我院實現了急診與PICU一體化建設,急診與PICU 統一管理、統一規劃,2016年11月正式成立急診留觀病房。每年急診科接診患兒84000人次,搶救危重患兒約18000余人次,急診留觀患兒約19000人次,顯著緩解住院病床緊缺的困難。建立急診預檢分診系統,完善急救綠色通道,完成急診-重癥醫學科各種規范、診療常規及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裝訂成冊。使危重患兒的搶救達到無縫對接,提高了搶救成功率,降低危重病兒的病死率,為降低本地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 學科帶頭人學術地位變遷
隨著學科建設的發展,我科學科帶頭人的學術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僅有的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貴州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委員和貴陽醫學院碩士生導師,到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醫學會兒科分會急救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癥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呼吸重癥及機械通氣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救援協會兒科救援分會委員,自然災難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專業委員會委員;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重癥專業學科帶頭人;貴州省中西醫結合重癥專業委員會副主委;貴州省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常務委員;貴州省腸內腸外營養分會常務委員;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貴州省兒童重癥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員;貴州省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專家組成員;貴州省兒科重癥醫學繼續教育培訓基地負責人;貴州省兒科分會委員;貴陽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副主委;貴陽市兒科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委;貴陽市重癥醫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副主委;《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志第六、七屆編委。
- 科室文化建設
1.科室管理的最高層次是文化管理。科室文化管理就是要確立科室的價值觀,并確保這個價值觀既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又能夠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科室文化的實質就是以人為主體的人本文化,堅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科室管理的根本出發點,在制定決策時優先考慮人的因素;充分重視人的價值,把人放在積極、主動的位置上,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關心人、依靠人、培養人和造就人,充分激發員工的熱情和進取心,使之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科室強烈的歸屬感和責任感,真正把個人的前途和科室、醫院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2.科室文化是科室的靈魂;是科室強大的精神支柱;是實現科室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是科室進行創新的動力。
急診科核心價值觀:在工作中享受快樂,在風險中體現價值!
兒童重癥醫學科核心價值觀: 體驗造福病兒家庭幸福的真正快樂!
3.急診-兒童重癥醫學科通過科室文化建設,使學科建設與發展如虎添翼。急診-兒童重癥醫學科全體員工深知:創建品牌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發展品牌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團隊精神,離不開優良的醫德醫風,離不開工作創新,更離不開科學的管理。醫院科室品牌建設與文化建設,極大地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
新時期醫院科室文化建設對于提高醫院職工的整體素質,展示醫院美好形象,推動醫院建設全面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 科室品牌
目前科室擁有的品牌: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單位;貴州省兒童重癥醫學醫療治療控制中心主任委員單位;貴州省兒科重癥繼續教育基地;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貴州省婦幼保健院培訓中心;貴州?兒童重癥醫學專科聯盟牽頭單位。
2021年02月